首頁 \ 基金會介紹
介紹

「財團法人景伊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於中華民國100年5月6日,基金會以傳承和弘揚林尹教授(景伊)之國學思想與教育理念為宗旨,繼而辦理下列各項業務來積極參與社會藝文活動,以期許能為提升國民文化素養盡一份心力,為有志之士提供發揮的舞台。其業務簡述如下:一、加強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二、培育藝文人才。三、為有造詣的藝術家搭建多元教學展出創新的平台。四、推展文化創意產業。五、參與其他符合本會設立宗旨之相關公益性文化藝術活動。

林尹教授作為一位教育家及國學的傳遞者、研究者,其一生不僅僅致力於文學、詩詞、文字學等學術研究,更在書法藝術上琢磨甚多,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孔子培養學生以道德為綱領,以六藝為基本,使學生身心靈皆能夠得到全面的均衡發展,由此可知,中國古代文人與古希臘的哲人一般,皆強調全人教育之理念,砥礪心靈,強身健體,學習認知美,觀察美,進而發展創造美。因此,林尹教授之外孫女凌亦文博士以發揚林尹教授所代表的多種文化內涵為志,創立財團法人景伊文化藝術基金會。

基金會正在推動的業務活動包含文學、書法、水墨、篆刻、音樂等多項文藝,具體活動方式有,計畫開辦各項藝術欣賞的課程、藝術類師資的培訓講座,舉辦書法、水墨等藝術展覽、或贊助其它藝文活動等。
現已推動的業務有:
(一)民國100年8月於臺北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辦兩岸六家書畫展,邀請臺灣與大陸各三位書畫名家來臺展覽;
(二)贊助韻清劇團的臺東公演;
(三)贊助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舉辦全國書法比賽;
(四)出版書法家林勝鐘先生所書的《蘭亭真貌》一書;
(五)贊助新北市國劇促進會榮欣票房活動;
(六)於東吳、輔仁、文化三校之中國文學系設立景伊獎學金;
(七)贊助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於民國101年所舉辦100-2新北市書法教師培訓課程;
(八)舉辦民國101年5月林尹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此外仍有許多藝文相關的活動正在籌備規畫中。

文化藝術乃民族之氣血,一國之筋骨,若不強健其根本,深化其底蘊,那麼有再多的物質文明也告徒然。基金會辦公室目前設址於新北市三重區,除了執行業務活動之功能外,也期許未來能在此隆重舉行各類藝術雅集、藝術欣賞、藝術創作等活動,以完成其作為景伊藝文中心之功能,更願成為在地社區文化藝術的傳播站,從最親近民眾的層面來從事教育與傳播文化藝術的內在精神,更希望能逐步發展作為文創產業創意發展中心。如藝文中心亦可成為藝術的小型展覽中心,甚至可以邀請研究者、藝術作家來社區演講,把人文藝術的美好透過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外推展。

作為一個嶄新的全國性文化藝術基金會,我們期許成為藝術世界中的推手,不僅著眼於古典學習,更要將基金會發展理想推向當代顛峰,讓文明的精粹厚度能夠逐漸深入國民的思考界域中,用積極的行動讓中華文明的巨輪不斷地在新時代推陳出新,並開闢出新的康莊大道。

基金會創辦人

凌亦文(景伊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經歷
台北市私立德明商專講師
台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國文科講師
私立實踐家專副教授
私立輔仁大學副教授
私立文化大學副教授
輔仁大學國際語言中心副教授。
組織結構
董事長:王 鑫/長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領導景伊基金會,推動教育與公益活動。
榮譽董事長:林慰曾
執行董事/執行長:凌亦文
秘書長:楊玉仁/華衛電視 總經理/驚奇多媒體有限公司 總經理/常喜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經歷:
  • 國立台北大學 公共政策暨行政管理法治研習班/國立空中大學 生活科學系
  •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立報主任/台灣時報 主任/太平洋日報 總經理
  • 台北市計程車駕駛員職業工會 總幹事/華光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 台北市長期照顧發展協會 顧問及前代理事長/台灣順天聖母協會理事
董事名單:
徐夢嘉 / 美國世界名人文化研究中心科學院藝術博士
經歷: 台灣中華書畫篆刻研究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成員、西泠印社會員、中華國學研究會成員、中國文物學會成員、世界藝術家聯盟會員、中國美術協會秘書長
熊福嘉 / 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博士
經歷: 旺宏電子公司副總經理,前擎泰電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劉思量 /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生)教育心理學博士
經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第三任校長/美術系所教授(退),學術專長:美術理論、作品解析、藝術心裡學、教育心理學;代表著作:《藝術心裡學》、《中國美術思想新論》
王志文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雕塑家
經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講師(兼)、台灣藝術大學(兼)、台南藝大(兼)、台灣師大(兼)。榮獲:五十六屆全省美展雕塑第一名(2002)、台中第七屆大墩美展第一名(2002)、九十二年南瀛藝術獎/首獎(2003);雕塑個展:「人體的空間意象」等王志文個展五次(2003/2008/2011/2012/2014)
凌文堯 / 中國文化大學地質系學士
現任私立及仁文理短期補習班班主任

基金會榮譽顧問:
李   鍌 / 字爽秋,號樂叔,福建林森人,1927 年生,畢業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一、擔任國文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長,推動教學及研究成效卓越。任內廣收韓國博碩士留學生,對韓國中文教育及漢學研究影響深遠
二、擔任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常務委員,推動全國學術發展
三、擔任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數年間完成各種國語辭典的編籑及主持數十種研究計畫,成果可觀
四、擔任國立編譯館國小國語教科書編委會主任委員達十二年,貢獻良多
五、接受教育部委託修訂五專及高中以下國語文課程標準,提升教學成效。
六、擔任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推行秘書,及「國語文組」召集人,績效卓著。
七、完成教育部委託修訂「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及其他四種字表,對正體字的整理、標準化及應用,貢獻良多。
八、擔任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理事長,推動海外華語教學及師資之培育,成效卓著。
九、擔任國內文字學會、聲韻學會、訓詁學會,北京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常務理事等,積極參與及推動各項學術活動。退休後主編孔孟學報、孔孟月刊至今,宏揚儒學,成績斐然。
十、學術著作近百篇,指導論文無數
王俊彥 /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文學博士
任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系主任,學術專長,先秦學術思想史、宋學術思想史、元明學術思想史
林伯謙 / 東吳大學中研所文學博士
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主任,學術專長,佛教文學、韓柳文、六朝文
金榮華 / 江蘇省無錫縣人,一九三六年生,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碩士、法國巴黎大學研究
曾任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主任、中文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教授、中國口傳文學學會理事長
柯淑齡 /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學術專長,漢語聲韻學、中國文字學、漢語意學
孫永忠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任輔仁大學中國文系系主任,學術專長,歷代文選、詩詞、應用文、四書、詩詞吟唱、傳統戲曲、書法
高秋鳳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博士
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系主任,學術專長,楚辭、辭賦、中國文學史
施伯松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中國書畫組碩士
任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理事長、《安廬藝文季刊》主編。藝術專長,書法、篆刻
許錟輝 / 1934年生,當代文字學學者,祖籍廣東梅縣,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博士
曾任臺灣師範大學等多所大學教授、及中國文字學會理事長、中國訓詁學會理事長、中國經學會常務理事、《國文天地》雜誌社社長及總編輯、萬卷樓圖書公司發行人、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標準國字、異體字典、成語典編纂員。學術專長:尚書、說文、文字學
陳麗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博士
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兼實習輔導處處長,學術專長,先秦哲學、兩漢學術、黃老思想、出土文獻思想研討
黃登山 / 臺灣高雄縣人。1938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
曾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所教授,夜間部主任,教育推廣部主任。現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所教授。其著作有《歷代文選分類詳註》、《老子釋義》、《老子思想研究》、《中國古典師的線索設計》、《中國古典詩的時空設計》、《中國古典詩情景設計》、《中國古典詩文常用的寫作技巧》
蔡信發 / 國立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早年任教於中央大學中文系,專長為文字學、訓詁學及經學,1986-1987年擔任中央大學訓導長(後改稱學務長),1988-1994年任文學院院長。曾榮獲教育部教學特優獎、臺北師範學院傑出校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榮譽講座教授等殊榮。現為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所專任教授
劉克雄 / 1938年出生于福建永春。劉先生1960成為國學大師林尹聲韻學的入室弟子,1961年畢業于臺灣東吳大學中文系,同年留東吳大學任教。在東吳大學擔任中文系教授,同時還兼任臺北商專,亞東工專的教授
劉思量 /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生)教育心理學博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第三任校長/美術系所教授(退),學術專長:美術理論、作品解析、藝術心裡學、教育心理學;代表著作:《藝術心裡學》、《中國美術思想新論》

執行秘書兼任出納:游福清
董事長特別助理:黃靖軒
法律顧問:林建宏
地理位址
place
乘車資訊:
可搭捷運蘆洲線至三和國中站後,轉搭橘18路線公車到莫札特社區下車